域名不是想仲裁就仲裁的:又一家公司被判反向侵奪
域名仲裁在域名消息中算是常見的一類,經(jīng)常會有那家公司又成功仲裁某某域名的報道,尤其是牽扯到商標的域名,常常出現(xiàn)在仲裁案中。但域名可不是想仲裁就能仲裁的,也有可能...
域名仲裁在域名消息中算是常見的一類,經(jīng)常會有那家公司又成功仲裁某某域名的報道,尤其是牽扯到商標的域名,常常出現(xiàn)在仲裁案中。但域名可不是想仲裁就能仲裁的,也有可能會惹禍上身。比如下面要看到的這個案例。
澳大利亞的有一家叫做新森林(New Forests)的私人資產(chǎn)管理公司,使用的域名是NewForests.com.au。這個月,該公司申請仲裁一個與他們相關的域名,NewForests.com,這起案件,在近日得到判決。
域名NewForests.com注冊于1999年1月,算來也是有16年的注冊歷史了,具有不錯的歷史價值。而原告使用的域名NewForests.com.au則是注冊于2006年6月。
新森林私人資產(chǎn)管理公司成立于2005年,管理范圍包括了可持續(xù)的木材種植園,農(nóng)村土地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與保護相關的保護投資。目前管理了超62萬公頃的土地和森林,總部設在悉尼,在美國舊金山、新加坡都設有辦事處。
這個案件中有一些有趣的點。原告稱其前身公司從2000年便開始使用“New Forests”這個商標。同時,被告還表示曾經(jīng)有意出錢收購爭議域名,出價4000美元,大概2.6萬元。被告當然是不同意,要求價格至少在8.8萬美元(約56萬元)以上,
這個要價,原告不太愿意,于是被告提出第二套方案,月付2000美元,連續(xù)付48個月,也就是四年,之后域名就歸原告。這樣算起來,原告一共要付9.6萬美元,想想8.8萬美元都不肯給,更何況要9.6萬美元,于是收購自然是談崩了。
而仲裁委員會認為,雖然原告在2000年是就開始使用“New Forests”商標,但是域名NewForests.com注冊于1999年,好歹也早了1年,說被告搶注域名,不合適,要說域名是惡意注冊,就更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而且也沒有證據(jù)能夠證明,被告是有目的的注冊這個爭議域名。
再者,原告之前欲收購的舉動也引起了仲裁委員會的注意,最后該案件被判定為是收購未果的惡意仲裁,原告存在濫用權力的行為,并被判為域名反向侵奪。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