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顯示器基礎(chǔ)知識科普與避坑攻略,揭秘顯示器的各種虛假參數(shù)(2)

2021-04-12 10:58:02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7 條評論

電腦顯示器在品牌、型號眾多,不僅僅是外觀的選擇,還存在各式各樣的參數(shù)與技術(shù)指標,這往往讓用戶無從下手。相信不少用戶可能會先挑選多款顯示器,再對參數(shù)進行對比來最終選擇,但是廠家提供的參數(shù)未必是真實的,可...

  三、色深

  色深:色深指的是顯示器的色彩過渡流暢度,而顯示器的Bit值,例如6Bit、8Bit、10Bit,其實就是“色深”參數(shù),它指的是色彩的層次,例如6bit表示64灰階,可以支持26萬色,8bit表示256灰階,可以支持1670萬色,而10bit表示1024灰階,能夠支持10.7億色,灰階級數(shù)越多表示顏色越精細,色彩過渡更為均勻。顯示器Bit值越大越好,越大意味著顯示器才能擁有更鮮明的色彩層次,也更容易分辨出相近的顏色。

  色深8Bit,指的是紅、綠、藍三原色各有2的8次方(顏色),2的8次方等于256,意味著三原色(紅、綠、藍)分別有256種顏色,例如紅色共有256種不同的紅,從淺紅到深紅,綠色共有256種不同的綠,而藍色共有256種不同的藍。三原色顏色數(shù)量總和就是256*256*256=16777216種顏色,即1670萬色。

  而色深10Bit,指的是紅、綠、藍三原色各有2的10次方(顏色),2的10次方等于1024,意味著三原色(紅、綠、藍)分別有1024種顏色,例如紅色共有1024種不同的紅,從淺紅到深紅,綠色共有1024種不同的綠,而藍色共有1024種不同的藍。三原色顏色數(shù)量總和就是1024*1024*1024=1073741824種顏色,即10.7億色。

  10Bit和8Bit夸張對比

  通常Bit只會影響到色彩過渡的時候平滑程度,與色域顯示并沒有多大關(guān)系,如上圖所示,是不是感覺10Bit在色彩過渡更加平滑均勻?可能有點夸張,只是更好的讓大家去理解。

  其實對于大部分的顯示設(shè)備,8Bit色深已經(jīng)能夠滿足日常需求了,但是對于專業(yè)用戶,依然存在圖像細節(jié)上的差異,因為8Bit色深支持1670萬色,而10Bit色深支持10.7億色,對于8Bit色深其實還遠遠沒有達到肉眼的極限,不少設(shè)計師在處理圖像時,會遇到色彩斷層的情況,基本都發(fā)生在相對比較純凈的漸變,其根本原因在于圖像色彩深度不足以表現(xiàn)微小的淺變,所以導(dǎo)致了原本應(yīng)該平滑的淺變圖像,變成了一塊塊的斷層,如下圖所示。

  圖像斷層

  坑點:商家標注的8Bit和10Bit顯示器未必是“真”,可能是通過FRC技術(shù)抖動上去的!

  先了解一下FRC抖動技術(shù)吧,F(xiàn)PC即“像素點抖動技術(shù)”,F(xiàn)PC是英文Frame Rate Control縮寫,F(xiàn)RC是一種IC的功能算法,目的讓顯示器屏幕顯示更多顏色,通過算法讓像素點在不同顏色之間快速切換,利用人眼睛的視覺暫留效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出新的中間色的錯覺。舉個例子,假如顯示器像素點只有黑色和白色,通過FPC技術(shù)的算法讓像素點在白色和白色之間快速切換,通過控制黑色和白色顯示的時間長短比例,進而混合出不同深淺的灰色。

  其實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顯示器基本就三種,分別為6Bit、8Bit、10Bit,不過并不是只看商家宣傳,因為色深分原生和抖動的,有些顯示器并不是原生的8Bit和10Bit,可能是6抖8或者8抖10,而是廠家通過一種叫FRC像素點抖動技術(shù)抖動上去的,例如6抖8,就是讓6Bit的實現(xiàn)十分接近8Bit的效果,畢竟不是原生,所以只能是接近,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樣,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過一般來說,原生10Bit顯示器價格都比較昂貴,其實原生10Bit顯示器基本價位都在5000元以上(但也未必),基本低于這個價位的基本全是通過FRC技術(shù)抖動上去的,并且10Bit還需要搭配昂貴的專業(yè)級顯卡來支持。包括市面上的廉價的144Hz電競顯示器,絕大數(shù)都是6Bit抖動8Bit的產(chǎn)品,但是對于非專業(yè)用戶來說,也沒有必要糾結(jié)顯示器是否原生6Bit、8Bit、10Bit,更多在意的是專業(yè)設(shè)計師和調(diào)色師。

  其實對于了解FRC像素點抖動技術(shù)的人群,也有好處,廠家標注10Bit色深,也方便知道這款顯示器是原生8Bit,并非6抖8!

  四、對比度

  坑點:動態(tài)對比度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顯示器對比度其實就是黑白顏色之間的亮度對比,并非越高越好,需要在合理的亮度值下,對比度越高,所能夠顯示的色彩層次越豐富。通常市面上的VA屏對比度在3000:1左右的樣子,而IPS和TN屏通常在1000:1左右,當(dāng)然這里說的是靜態(tài)對比度,有些商家會迷惑消費者,動輒標注上億、幾千萬:1,其實這是動態(tài)對比度,讓消費者覺得很牛的樣子,但其實沒有任何對比參考的價值,所以對于消費者一定要看靜態(tài)對比度。

  顯示器對比度

  五、色域與色準

  色準,指的是顯示器的色彩準確度,表示顯示顏色與標準顏色之間的偏差,通常ΔE<3(數(shù)值當(dāng)然越小越好)基本看不出差異了。

  色域其實也可以叫做色彩空間(Color Space),色域指的是顯示器的色彩豐富度。目前常見的屏幕色域標準有三種,分別是sRGB、NTSC、Adobe RGB。

  1、NTSC:NTSC是電視色彩標準,屬于色域最廣的標準,不過如今已經(jīng)過時了,現(xiàn)在基本沒有以NTSC色彩標準的內(nèi)容,只作為參考。

  2、sRGB:目前的微軟旗下的Windows系統(tǒng)和眾多原生軟件默認支持的色彩空間,sRGB ≈ 72% NTSC。

  3、Adobe RGB:Adobe RGB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色域標準,Adobe RGB ≈ 95% NTSC。

  4、DCI-P3:是美國電影行業(yè)推出的一種廣色域標準,是目前數(shù)字電影回放設(shè)備的色彩標準之一。相比sRGB相比,綠色和紅色的范圍更廣。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sRGB色彩空間范圍要小于Adobe RGB和NTSC色彩標準,不過sRGB是世界上最為廣泛使用的色彩空間,大多數(shù)的顯示器都只支持sRGB的色域范圍,近似相當(dāng)于 sRGB ≈ 72% NTSC,Adobe RGB ≈ 95% NTSC,約等于是因為即使是100%的NTSC,也不能完全覆蓋到100%sRGB,所以如果顯示器只標注NTSC色域算是一個坑點。其中AdobeRGB相比sRGB色域更廣,能表示出更加細膩的青色和綠色。

  色域標準

  坑點:超過100%sRGB色域?qū)儆谕祿Q概念!

  現(xiàn)在眾多顯示器廠商都標注了超過100%sRGB,例如120%sRGB、126%sRGB、127%sRGB,其實這存在偷換概念的情況,120%sRGB指的應(yīng)該是色域容積,并不是色域覆蓋,色域未必覆蓋到100%的sRGB,可能只覆蓋到90%sRGB都是有可能的,要知道色域覆蓋最大只能100%sRGB!

  標注120%sRGB色域

  如果您是設(shè)計師或者普通的攝影愛好者,平時較少需要專業(yè)打印,建議選購一臺覆蓋99%-100%sRGB色域的顯示器,帶出廠校色,色準 ΔE<2。如果您是職業(yè)攝影師或者專業(yè)印刷需求,建議選擇覆蓋AdobeRGB色域的顯示器,覆蓋AdobeRGB的顯示器通常價格比較貴。

  六、HDR

  近幾年HDR技術(shù)還是比較熱門的,無論在顯示器、電視、甚至手機屏幕都在加入HDR技術(shù),相比傳統(tǒng)的SDR帶來更好的色彩精度、對比度以及亮度,能夠同時呈現(xiàn)更加豐富的暗部、亮部細節(jié),不至于暗部太過暗,而亮部太過亮的場景,提供近似于人眼視覺效果。

  SDR和HDR畫面對比

  SDR和HDR含義:

  SDR,指的是標準動態(tài)范圍 (英文全稱為Standard dynamic range,簡稱SDR)

  HDR,指的是高動態(tài)范圍(英文全稱為High-Dynamic Range,簡稱HDR)

  SDR和HDR對比

  坑點:你可能買到的是假的HDR顯示器!

  正因為現(xiàn)在HDR火熱,如今很多顯示器廠商開始各種虛假宣傳HDR,不少顯示器采用一種叫做HDR Effect 技術(shù)來模擬出HDR效果,并非真的HDR。除了通過HDR Effect 技術(shù)模擬出來的假HDR,顯示器市場上普遍基本都是HDR10和HDR400,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實際效果與模擬出來的HDR效果沒有太大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通過HDR Effect 技術(shù)模擬出HDR,在支持HDR的游戲在畫面設(shè)置中都無法開啟。

  其中HDR10和HDR400其實是兩種概念,沒可比性,HDR400是一種HDR等級,根據(jù)亮度還有HDR500、HDR600、HDR1000等不同等級,而HDR10只是一種廣泛使用的HDR標準,它是開源的,同樣的還有HDR10+和杜比視界HDR,免費的認證,不需要支付任何認證費用和版權(quán)使用費用,支持HDR10只能說明顯示器可以接收HDR片源輸入,并不能明確說明HDR效果到底如何。

  只有是視頻電子標準協(xié)會(VESA)推出的DisplayHDR認證才是真正衡量一臺顯示器HDR效果的標準,在支持HDR10的基礎(chǔ)上,進而根據(jù)顯示器的亮度、色深、色域、調(diào)光類型等眾多指標劃分等級,各個等級以峰值的亮度來命名,例如HDR400、HDR600、HDR1000。

  DisplayHDR認證不同等級

  VESA認證的HDR400只是HDR10的一個亮度入門等級,其效果和模擬出來的HDR效果差別微乎及微,想要看到真正的HDR效果基本不可能,HDR400需要花錢認證但屬于可有可無的,只不過HDR400亮度要求需要到400nit,不少顯示器達不到亮度標準,所以廠商只標注一個HDR10,而HDR600擁有不錯的亮度和對比度(峰值亮度600nit),雖然無法體驗到原生的HDR明暗細節(jié),但是會有比較不俗的色彩表現(xiàn),如果想要追求HDR,建議就選擇HDR1000才有意義,體驗真正原生HDR,明暗細節(jié)更強,視覺效果有了質(zhì)的飛躍,不過至少上萬級別的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