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阿里巴巴這一年:假貨國際訴訟揮之不去

2015-12-22 07:15:00 來源:鳳凰科技 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111 條評論

阿里巴巴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彭博社發(fā)表文章稱,對于阿里巴巴集團來說,即將結束的2015年是慘烈的一年。......

阿里巴巴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彭博社發(fā)表文章稱,對于阿里巴巴集團來說,即將結束的2015年是慘烈的一年。中國和美國監(jiān)管部門對于阿里網站上的假貨提出了批評,開云集團也提起了訴訟。受此影響,阿里市值蒸發(fā)了500億美元以上。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海外市場對于阿里來說變得日益重要,但是阿里要想贏得海外商戶和購物者的信任,需要在2016年挽回聲譽,整頓形象,擺脫假貨的困擾。

以下是文章全文:

揮之不去的假貨問題

手頭拮據的星戰(zhàn)迷們只需花4.59美元就能買到達斯·維達(Darth Vader)的小雕像和光劍。橄欖球運動員湯姆·布拉迪(Tom Brady)的球衣售價只有美國橄欖球聯盟商店的十分之一。一副Beats Solo耳機的售價只有107美元,大約官方售價的一半。

這些都是阿里旗下淘寶網上的廉價貨。淘寶網是一個類似于eBay的在線市場,為買家和賣家牽線搭橋。億萬富翁馬云正在努力改變阿里的聲譽,該公司被視為低價假貨和未授權商品的避風港。21個月前,馬云將這些假貨稱之為毒瘤。在經歷了慘烈的2015年后,馬云即將步入2016年。2015年,中國和美國監(jiān)管部門對于阿里網站上的假貨提出了批評,開云集團也提起了訴訟。受此影響,阿里市值蒸發(fā)了500億美元以上。

阿里要想實現贏得海外商戶和購物者信任的目標,在明年整頓公司形象對其至關重要。馬云希望在10年內,讓海外營收占到公司總營收的一半以上。中國經濟的放緩使得阿里的這一目標變得更為迫切。在中國本土,京東正在贏得用戶,部分源于該公司自主管理庫存,并向用戶直接銷售商品。彭博行業(yè)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米歇爾·馬(Michelle Ma)認為,京東的這種商業(yè)模式更加易于監(jiān)管。

“假貨問題本應該現在就已得到解決,”倫敦調研公司CM Research董事總經理塞勒斯·莫瓦拉(Cyrus Mewawalla)表示,“但事實是,它并未得到解決。這讓投資者感到擔憂。”

打擊假貨

阿里在應對假貨和問題產品上所處困境是中國更為廣泛問題的一部分。在中國,盜版猖獗,從DVD到家用電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崛起的中產階級想要購買品質更高的商品,這就要求阿里對其平臺上的假貨進行清理。

阿里通過向第三方商戶提供廣告從淘寶平臺上創(chuàng)收。淘寶商戶銷售的商品五花八門,從玩具、食品到醫(yī)療設備。由于這些商品并非阿里自主管理,所以很難確認它們是否是正品。

不過,阿里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打擊假貨。

阿里上周五在一份電郵聲明中稱:“阿里致力于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假貨。假貨是全球所有電商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正在盡一切所能,打擊假貨。”

阿里建立了一支超過2000人的打假隊伍,在2014年首次公開招股(IPO)前移除了9000萬個產品鏈接。阿里網站顯示,品牌所有者可以通過在線投訴平臺報告侵權行為,被指控銷售假貨的商戶有3天的時間拿出證據反駁指控,否則商品就會被下架。

阿里還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合作,移除淘寶網上的假冒運動鞋,手表和手提包,數千家商戶已被處罰。

惡意市場名單

但是,阿里的這些努力仍然沒有阻止住外界的批評聲。

上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警告阿里,要想遠離“惡意市場”名單,就必須在打擊假貨上做得更好。2012年,淘寶網被從“惡意市場”名單中移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阿里發(fā)出了嚴厲警告,該公司在明年打擊假貨和回應投訴的行為將會到監(jiān)督。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權利所有者批評阿里的投訴平臺反應過慢,難于使用,缺乏透明度。盡管沒有再次將淘寶網列入“惡意市場”名單,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阿里,簡化登記和請求執(zhí)行程序,縮短移除假貨鏈接和公布處罰的時間。

如果淘寶網再次被列入“惡意市場”名單,它將損害阿里在美國的聲譽。阿里在美國上市,正在試圖培養(yǎng)與美國零售商和娛樂公司的關系。

阿里是中國最大電商平臺的運營方,對本國市場高度依賴,中國在其營收中的占比超過80%。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在全球其他市場的增長對于阿里來說至關重要。

海外擴張

“未來10年,阿里將不再滿足于中國市場,他們還想吸引外國商戶到中國來銷售商品,”米歇爾·馬表示。

阿里由馬云與其他人聯合創(chuàng)建,在2014年9月完成了創(chuàng)紀錄的IPO。但就在四個月后,中國工商總局發(fā)布了一份“白皮書”,指責阿里允許商家無需營業(yè)執(zhí)照經營未經授權商店,銷售仿冒名牌和假冒酒品、手提包。

盡管阿里提出抗議,工商總局也最終表示,該白皮書沒有“司法效力”,但是該事件對阿里股價的影響卻是顯著的。在工商總局提出批評后,阿里股價下跌了40%以上,在9月份創(chuàng)下歷史最低。

開云集團起訴

在2014年撤銷訴訟后,開云集團今年再次對阿里提起訴訟,指控阿里縱容侵權行為。阿里對此表示,開云集團的指控無依據。

在此之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發(fā)布了警告阿里的報告。該報告與美國服裝鞋類協(xié)會(AAFA)之前對阿里銷售假貨的指責不謀而合。AAFA主席朱安妮塔·杜甘(Juanita Duggan)表示,阿里不愿根除假貨,可能是怕失去客戶,擔心這些客戶轉移到其它平臺銷售商品。

消費技術協(xié)會國際貿易高級總監(jiān)薩基·錢德勒(Sage Chandler)表示,電商網站上擁有海量商品,這讓監(jiān)督假貨變得更為困難。亞馬遜和eBay早期也遇到過類似問題。

亞馬遜打擊假貨的策略包括立即暫停銷售,并銷毀配送中心里的存貨。eBay表示,他們將主動移除可疑商品,施加銷售限制,與執(zhí)法部門和權利所有者合作。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否則假貨就會一個接一個的出現,”錢德勒稱,“只要有假貨存在,他們就必須不停地打擊。”(編譯/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