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 Karma無人機試玩:操作簡單但存在短板
自去年5月份起,GoPro就開始宣傳自己的無人機Karma。而在昨日凌晨舉行的發(fā)布會上,這款無人機終于和我們正式見面了。Karma最大的賣點是易用性...
自去年5月份起,GoPro就開始宣傳自己的無人機Karma。而在昨日凌晨舉行的發(fā)布會上,這款無人機終于和我們正式見面了。
Karma最大的賣點是易用性,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這架無人機擁有自動起飛/降落模式、“輕松”飛行模式和一些半自動模式。但遺憾的是,Karma并沒有跟隨模式——對于GoPro這家以自我拍攝產(chǎn)品起家的廠商而言,這顯得有些出人意料。
Karma的機身翻蓋式控制器內(nèi)都安裝了GPS模塊,因此即便你不發(fā)送飛行指令,它也能自如地懸浮在空中??紤]到測試場地的海拔達到3000米,還掛著不小的風(fēng),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簡單。
控制Karma飛行也很簡單,這主要得益于它的控制器。對于筆者這樣的新手而言,這部控制器的操作非常直觀和簡單。它的下半部分提供了標準搖桿,左邊一個控制高度和方向,右邊控制傾斜角度。
搖桿之間還有2個按鍵,一個用來啟動/停止馬達,另一個用于自動降落。在控制器的肩部部分還有一個控制拍攝的按鍵,以及調(diào)整攝像頭角度的撥輪。
控制器的上半部分是一塊LCD觸控屏,你可以用來管理設(shè)置、更改飛行模式、并觀看無人機實時拍攝的畫面。即便Karma的高度達到90米,相距筆者150米,視頻信號也沒有出現(xiàn)任何問題。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出色,亮度對于戶外觀看而言也足夠充足。
Karma的續(xù)航僅為20分鐘左右,你可以在屏幕頂部看到當(dāng)前的剩余電量。隨著電量的消耗,這個電量指示條會從綠色逐漸變?yōu)槌壬?,然后再變紅。當(dāng)剩余飛行時間不足4分鐘時,Karma會自動返回起飛地點。
即便測試場地刮著風(fēng),筆者對Karma進行的試飛體驗還算順利。但在手動控制它降落時,Karma的旋翼因為碰到了旁邊的一塊巖石而發(fā)生了損壞。
GoPro憑借著Karma進入了一個比相機更加危險、甚至遭到政府管控的產(chǎn)品類別當(dāng)中,因此用戶在使用它時難免會發(fā)生意外,特別是考慮到它并沒有任何躲避障礙物的功能。但除了這個缺點之外,Karma給人的感覺的確相當(dāng)易于使用。
Karma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體形和模塊化——它甚至還帶有一個收納背包。它的4個旋翼臂和底部的起落裝置都可折疊,而在折疊狀態(tài)下,Karma的占用空間在半米左右。GoPro表示,Karma的旋翼臂和旋翼可在發(fā)生損壞時輕松替換,整個過程幾秒之內(nèi)便可完成。
除了實際的飛行能力之外,Karma最酷的地方在于穩(wěn)定攝像頭的3軸云臺還能拆除并連接手持底座,以供用戶手持使用。這樣一來,你就能把自己的GoPro相機編程類似大疆Osmo的設(shè)備。這個手持裝置內(nèi)置電池,不僅能給云臺供電,還能同時給GoPro充電。
Karma將在10月末上市,售價799美元(國內(nèi)建議零售價6498)。但對于消費者而言,GoPro所提供的套裝更加劃算:Karma + Hero 5 Black的組合售價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7330元),Karma + Hero 5 Session則是999美元(約合人民幣6663元)——兩者相比單獨購買都便宜了100美元。
雖說現(xiàn)在就來對比Karma和大疆Phantom 4孰優(yōu)孰劣、或是GoPro“輕松易用”的說法到底站不站得住腳還為時過早,但考慮到這家公司在市面上巨大的占有率,以及組合套裝的優(yōu)惠程度,我們都可以預(yù)見Karma會成為無人機市場上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