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侵襲全球:開始的離奇 結束的詭異

2017-05-16 08:43:35 來源:互聯(lián)網 人氣: 次閱讀 124 條評論

獲知此消息的云縱首席科學家及研發(fā)副總裁鄭昀忍不住在微博感嘆,“這個事件從頭到尾都像是一部電影,開始的離奇,結束的詭異?!钡虑檫h未結束,現(xiàn)實證明KillSwitch的發(fā)現(xiàn)只是一個插曲。...

一場互聯(lián)網領域的“生化危機”正在全球上演。令人不安的情況仍在繼續(xù):WannaCry病毒還在擴張自己的領地。這大概是世界上成名最快的一款互聯(lián)網程序,從5月12日開始,在短短24小時內,由于罕見的傳播速度以及嚴重的破壞性,勒索病毒WannaCry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2017年5月12日,WannaCry蠕蟲通過MS17-010漏洞在全球范圍大爆發(fā),感染了大量的計算機,該蠕蟲感染計算機后會向計算機中植入敲詐者病毒,導致電腦大量文件被加密。受害者電腦被黑客鎖定后,病毒會提示支付價值相當于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69元)的比特幣才可解鎖。目前已經波及99個國家。

在WannaCry攻城拔寨的傳播過程中,5月13日晚間,由一名英國研究員于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WannaCry隱藏開關(KillSwitch)域名,意外的遏制了病毒的進一步大規(guī)模擴散。

勒索病毒侵襲全球:開始的離奇 結束的詭異

獲知此消息的云縱首席科學家及研發(fā)副總裁鄭昀忍不住在微博感嘆,“這個事件從頭到尾都像是一部電影,開始的離奇,結束的詭異。

但事情遠未結束,現(xiàn)實證明KillSwitch的發(fā)現(xiàn)只是一個插曲。

5月14日,在停止開關被發(fā)現(xiàn)18小時后,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發(fā)布新變種預警:WannaCry2.0即將來臨;與之前版本的不同是,這個變種取消了KillSwitch,不能通過注冊某個域名來關閉變種勒索病毒的傳播,該變種傳播速度可能會更快。

截至14日10時30分,國家互聯(lián)網應急中心已監(jiān)測到約242.3萬個IP地址遭受“永恒之藍”漏洞攻擊;被該勒索軟件感染的IP地址數(shù)量近3.5萬個,其中中國境內IP約1.8萬個。

同時,由于WannaCry大規(guī)模爆發(fā)于北京時間上周五晚8點,國內還有大量政企機構網絡節(jié)點尚在關機狀態(tài)。因此,今日周一開機已經是一場安全考驗。

新的危險正在步步逼近,而人們目前對WannaCry病毒本身所知依然有限。

神秘謎團

WannaCry的傳播路徑是個謎團,互聯(lián)網安全廠商們仍無法確切還原。

病毒最先在英國大規(guī)模爆發(fā),影響范圍波及醫(yī)療體系,一些手術被迫中止。國內,在病毒感染數(shù)據(jù)達到被監(jiān)測機構注意到的閾值之前,首先讓外界注意到這一病毒的,是國內社交網絡上不少大學生反映學校網絡故障的言論。

5月12日,多個高校發(fā)布了關于連接校園網的電腦大面積中勒索病毒的消息,一位來自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學對騰訊科技證實,該校某創(chuàng)新實驗基地幾百臺電腦由于受到勒索病毒的攻擊,已經陷入癱瘓。

感染范圍很快從校園網蔓延出去,根據(jù)統(tǒng)計,國內包括校園網用戶、機場、銀行、加油站、醫(yī)院、警察、出入境等事業(yè)單位都受到了攻擊并且中毒。

騰訊安全團隊在溯源中發(fā)現(xiàn),病毒爆發(fā)是在校園網用戶里,但從哪開始不詳。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微博)則表示,病毒的來源和傳播路徑目前沒有結論,什么時間潛伏進內網的,都需要更多研究來分析。

好消息一度在病毒大肆傳播24小時后傳出,12日晚間8點多,有消息稱WannaCry被互聯(lián)網安全人員找到阻止其傳播的方法,這一消息隨后得到國內多家安全廠商的證實。

被意外發(fā)現(xiàn)的KillSwitch同樣是個謎團。

沒人能回答病毒作者因何為WannaCry設置了停止開關,安全專家們只能給出如下推測:可能是編碼錯誤,也可能是作者沒想到;可能源于作者擔心病毒無克制傳播。總之,沒有定論。

KillSwitch是WannaCry眾多謎團中的一個,同樣讓人感到困惑的,還有WannaCry的勒索行為本身。

病毒被傳播后,繳納贖金的人數(shù)在持續(xù)增長,根據(jù)騰訊安全團隊提供的數(shù)據(jù),截至5月13日晚間,全球共有90人交了贖金,總計13.895比特幣,價值超過14萬,到了5月14日下午四點半,繳納贖金的人數(shù)增長至116人。

盡管目前安全專家們仍未找到解密病毒感染文件的方法,但互聯(lián)網安全專家們堅持建議受感染用戶不要繳納贖金。

原因在于,“WannaCry的勒索行為似乎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業(yè)務回路,”反病毒引擎和解決方案廠商安天實驗室創(chuàng)始人、首席技術架構師肖新光介紹,在繳納贖金解密文件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判斷和網上的傳聞(繳納贖金成功解密)有出入,即支付了贖金也無法解密。因為每個用戶都是個性化的密鑰,意味著受害人需要向攻擊者提供標識身份的信息。”

而實際上受害者在繳納贖金的過程中無法提供標識身份的信息,因此,這意味著即使受害者交了贖金,依然無法獲得解密。

對于這種情況,肖新光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我們的分析過程中不夠縝密”。但騰訊安全團隊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經驗證,交錢的過程,作者并沒有核實受害者的邏輯,只是收了錢,并沒有幫忙解密。這顯然并非巧合。

肖新光給出另外兩種可能的推測:“或者可能是作者根本就沒有想解密;還有一種可能是,這是事件本身不是以勒索為目的,而是以勒索者的表現(xiàn)達到其他目的。”

一個謎團接著另一個謎團,解開它們是戰(zhàn)勝WannaCry的關鍵。

互聯(lián)網“生化危機”

戲劇般的場景正在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世界中發(fā)生,離奇程度堪比電影。

WannaCry來勢洶洶,可能會成為有史以來危害最大的蠕蟲病毒。騰訊安全團隊將WannaCry的傳播方式和影響力與此前聲名大噪的“沖擊波”、“Conficker”對等。

沖擊波病毒(W32.Blaster.Worm)是利用在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進行傳播的,該病毒于當年8月爆發(fā),由于沖擊波病毒肆虐全球,部分運營商在主干網絡上封禁了445端口。五年后,Conficker蠕蟲病毒于2008年“襲”卷全球的,當時有近200個國家的至少900萬臺電腦被感染。

Conficker爆發(fā)后近十年的平靜隨著WannaCry的發(fā)作被打破,騰訊安全團隊介紹,WannaCry與“沖擊波”、“Conficker”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危害程度遠超當時的病毒,因為該病毒會加密用戶機器上的所有文檔,損失相當慘重。

幾乎所有互聯(lián)網安全團隊們都在通宵加班,病毒傳播速度非??欤踩珜<覀儽仨殸幦r間。

WannaCry的作者看上去野心勃勃,據(jù)了解,其設置了27國語言,這并不常見。

肖新光介紹,最早的勒索者就用英文版,后來逐漸的擴散到不同的國家,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從語言包的數(shù)量上對勒索軟件來說是比較多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但27種語言仍舊是不同尋常的。李鐵軍對騰訊科技介紹,很長時間以來,勒索病毒都支持多國語言,但一般的勒索病毒支持的語言為6、7種,大部分在10種以內,“這個版本支持的語言真多。”

中文版本中,WannaCry以流暢的表述威脅著中毒用戶:“對半年以上沒錢付款的窮人,會有活動免費恢復,能否輪到你,就要看您的運氣怎么樣了。”對于中文解析流暢是否意味著病毒作者可能來自中國的猜測,安全專家們分析WannaCry有可能是團隊作案,團隊成員可能遍布不同國家。據(jù)騰訊安全團隊介紹,目前來看受WannaCry危害最大的應是俄羅斯。

WannaCry的實際傳播情況確實沒有辜負其精心準備的27種語言,目前,已經有近百個國家遭遇病毒攻擊。

蠕蟲病毒的特性是WannaCry得以迅速傳播的重要原因,與其他病毒相比,蠕蟲病毒的傳播速度要快太多,因為病毒自身可以尋找傳播下一個可攻擊的目標。

WannaCry得以獲得如此快速傳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采用了前不久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被泄漏出來的MS17-010漏洞。

在肖新光看來,WannaCry得以產生如此傳播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了一個較新的對多個Windows版本有通吃能力的遠程溢出漏洞,這一漏洞本來是情報機構高度隱秘網絡軍火,但因失竊流失導致被多方利用。”

因此,肖新光對WannaCry事件的定義是“軍火級的漏洞被以非受控的方式使用。”

美國國家情報機關的涉入讓WannaCry變得更加復雜,國家權力機關的涉入已經引發(fā)外界對網絡安全的擔憂,逃亡至俄羅斯的NSA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5月13日發(fā)布推特建議國會質詢NSA,“鑒于今日的攻擊,[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