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首次透露加入阿里原因:還想做一個30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

2017-01-10 08:54:38 來源:一財網  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227 條評論

  1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做客第一財經《財富中國》欄目。節(jié)目中,他透露了自己加入阿里的原因,回顧了雙11的由來,還指出了無線時代的商業(yè)機遇,以及新實體...

  1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做客第一財經《財富中國》欄目。節(jié)目中,他透露了自己加入阿里的原因,回顧了雙11的由來,還指出了無線時代的商業(yè)機遇,以及新實體經濟的機會所在。

  首談加入阿里原因:太太是淘寶粉絲

  節(jié)目中,張勇透露,自己的家在上海,而工作卻在杭州,每個周末,張勇都會回家和家人相聚。“在人們的印象中,杭州是個休閑放松的城市,而上海卻是個節(jié)奏很快被工作催促的城市,在我這里剛好相反。我在杭州工作,上海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休息和充電,從加入阿里巴巴那天起就開始了雙城記一般的生活”。

  此外,張勇回顧了自己之所以加入阿里巴巴的理由。“當時和夫人說,我要去杭州阿里巴巴工作了。夫人覺得挺好的,因為她自己就是淘寶的粉絲”,張勇說道,“此外,當時馬總問我為什么加入阿里巴巴?我?guī)缀鯖]有怎么思考就回答他,我已經做過一個3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了,還想再做一個30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

  馬云(微博)曾經說過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了CEO。那么張勇身上到底有著哪些區(qū)別于其他CFO的特質,讓馬云改變了決定呢?張勇回憶稱,自己無論是做CFO,還是之前在安達信、普華永道做審計師,都不只是去幫人家查個賬,做個報告,更多的喜歡去了解商業(yè)背后的邏輯。“這個背后帶來了這種不安分,可能是我想最本原的東西。”

  千人千面變成必然

  在節(jié)目中,張勇指出,千人千面在無線時代已經變成一個必然。“無線時代信息瀏覽方式的轉變,商品只能夠展現(xiàn)在五六寸的手機屏幕上,這時候,如果讓幾億人同時看到一樣的東西,那一定會有大量的人是不滿意的。所以,無線時代幾乎逼著你去使用大數(shù)據(jù)猜測每一個人的喜好。”

  在節(jié)目中,財富中國主持人問及張勇,該如何保證這么多不同的人在一個平臺上享受到同樣的服務時,張勇的回答是“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要跟上年輕用戶的變化”。

  張勇進一步解釋說,今年是天貓?zhí)詫毜谝淮卧诰W上推出大量跟消費有關的直播,不僅有雙11晚會,還有很多品牌明星代言,新品發(fā)布會等等。粉絲的熱情可以帶來強大的能量,這種能量,遠遠超過只是把一個商品平鋪直敘地放在網上售賣。

  未來30年是技術和商業(yè)充分融合的30年

  近一段時間來,關于新實體經濟和傳統(tǒng)經濟的討論非常激烈。在以往,品牌的銷售方式是一年開兩次訂貨會,通過經銷商的力量把貨鋪到渠道上去買,品牌方就此萬事大吉;而百貨的生存姿勢是,百貨里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商品,但是百貨公司本質上卻是個店鋪租賃公司。這兩種方式共同缺失的環(huán)節(jié)是,不管是品牌還是渠道都無法有效感知到消費者的變化。

  張勇說,類似填鴨式的樹狀結構渠道,這樣的商品分銷方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的運用,可以滿足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從而獲得新的機會。

  “未來的30年,是技術和商業(yè)充分融合和應用的30年。哪一家公司用得更好,哪一家公司就有可能搶占先機。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是我說的,每家公司都應該是互聯(lián)網公司,每家公司都應該是大數(shù)據(jù)公司。這樣一種大數(shù)據(jù)的結合,互聯(lián)網的結合,新技術的結合,最終落在零售行業(yè),就會帶來嶄新的一種零售運作方式和嶄新的零售用戶體驗。”張勇在節(jié)目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