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I8懸浮球?qū)Ρ萯OS 國內(nèi)用戶喜歡它的理由
MIUI8懸浮球?qū)Ρ萯OS,既然懸浮球時從iPhone時代開啟,那么首先來看為何越來越多的iphone手機用戶使用iPhone“懸浮球”。...
MIUI8懸浮球?qū)Ρ?a href=/pc/ios/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iOS,既然懸浮球時從iPhone時代開啟,那么首先來看為何越來越多的iphone手機用戶使用iPhone“懸浮球”。...
遙想當年,第一代iPhone屏幕為3.5英寸,首款Android智能手機G1還以3.2英寸屏幕現(xiàn)身時,驚呼手機屏幕尺寸我們誰也想象不到5.5英寸屏幕已成為如今手機的標配,而5英寸屏幕甚至可以被稱為“小屏旗艦”了?;赝悄苁謾C快速增長的這幾年,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迫”習慣了更大的屏幕,大屏能帶來良好的視覺觀感,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單手握持和操作該怎么辦呢?為此手機廠家都絞盡腦汁解決大屏與單手之間的矛盾,“懸浮球”便是其中的產(chǎn)物。MIUI8懸浮球?qū)Ρ萯OS,國內(nèi)用戶喜歡它的理由:
MIUI8懸浮球?qū)Ρ萯OS國內(nèi)用戶為何獨愛它
說起懸浮球就不得不談到蘋果了,被iOS用戶稱為“小白點”的AssistiveTouch可以說的懸浮球的雛形,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輔助觸控,據(jù)說iphone“懸浮球”一開始的設計初衷是專門為殘障人士設定的,但此后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特別是亞洲用戶),在返回桌面、鎖屏、調(diào)節(jié)音量等操作上都開始使用起了“小白點”。
而在今年5月10日召開的小米2016夏季新品發(fā)布會上,小米給我們帶來6.44英寸巨屏手機小米Max以及新一代的MIUI8系統(tǒng),其新加入的懸浮球功能也成為MIUI8的關注點之一。那么MIUI8的懸浮球功能到底如何?今天我們就進門這兩款系統(tǒng)中的“懸浮球”對比,順道一塊談一談國內(nèi)用戶為何獨愛懸浮球。
主界面對比:iOS可顯示更多菜單
懸浮球?qū)τ趩问植僮饔幸欢ǖ膸椭m然iPhone的“小白點”在早前并不是懷著這份初衷,但從目前狀況來看,開啟該功能的5.5英寸Plus用戶并不少,而MIUI8之所以加入“懸浮球”功能,更多的則是為了提升大屏手機小米Max的單手操作體驗。首先從二者主頁面顯示來看,MIUI8的懸浮球可以顯示5個二級菜單,AssistiveTouch默認為6個(最多可添加8個),在這點上iOS略勝與MIUI8。
懸浮球界面對比
兩者都可以設置鎖屏、截屏、主頁、靜音/響鈴以及返回,方便不同用戶使用的使用習慣。不過在顯示位置上AssistiveTouch會直接占據(jù)屏幕中央,相比之下MIUI的懸浮球二級二面通常都是在右側或左側??浚员阌趩问植僮?,因此在便利性上MIUI8更加符合操作邏輯。
功能性對比:MIUI懸浮球可自定義應用
顯示界面的對比還僅停留在不同品牌的設計,要說用戶最看重的還是功能性。iOS的AssistiveTouch點擊后會出現(xiàn)6個菜單:靜音、截屏、Siri、主屏幕按鈕、多任務和鎖屏。這個大家都明白,點擊后會代替你完成經(jīng)由過程按鍵或?qū)嶋H動作能力完成的操縱,在設置中可以添加替換更多的操作命令。
AssistiveTouch可增加至8個二級菜單
另外AssistiveTouch有一個手勢功能,“創(chuàng)建新手勢”。點擊進去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錄制了。錄制好之后對這個手勢命名,然后可以在AssistiveTouch個人收藏里啟動它。該功能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殘疾人士使用iOS設備,在正常使用中一般用不到它。
MIUI懸浮球自定義功能更加豐富
MIUI上的懸浮球在功能性方面,點擊會彈出環(huán)狀菜單,擁有返回桌面、菜單、鎖定屏幕、截圖、返回等功能,這點與iOS一致,但MIUI的懸浮球自定義功能更為強大,除了可以更改二級菜單中各項操作外,還能添加常用的應用例如微信、微博等,甚至可以將支付寶和微信上的收付款二維碼添加上去,在自定義這方面MIUI無疑比iOS更為開放。
支持指定應用隱藏懸浮球
除此之外在MIUI的懸浮球設置選項中能看到一個隱藏懸浮球的頁面,在此頁面中設定指定程序后,例如你想在優(yōu)酷看電源或者視頻,只需設置優(yōu)酷為指定程序,再次開啟該程序后懸浮球的身影了就自動消失了,從而不會打擾你觀影的視覺。
操作性:MIUI更勝一籌
操作性同樣是懸浮球?qū)嵱玫年P鍵,首先來說優(yōu)點蘋果懸浮球是兩邊隨意放,更改位置時輕觸即可,操作十分順手,但需要吐槽的是自從AssistiveTouch升級后,每一次操作都需要點擊打開再操作,退出之后還會先顯示菜單,有幾級操作非常麻煩。
而小米的優(yōu)點不僅可以點擊直接彈出操作,還可以直接在懸浮球上滑動到達所需操作,相比之下效率高很多,缺點在于移動懸浮球時需要長按,在一個應用中如果想變換位置,就必須多次長按,略有不便。從總體來看AssistiveTouch雖然的集成在手機系統(tǒng)中,但操作性和便利性上依舊是MIUI懸浮球更勝一籌。
國人為何獨愛懸浮球?
說完二者懸浮球的對比,其實筆者意識到自己并不喜歡使用懸浮球,可懸浮球在國內(nèi)確實相當普及的,不論是蘋果、小米、魅族、華為都將懸浮球功能內(nèi)置在系統(tǒng)中。曾經(jīng)就有外媒表示,在坐火車的時候看到不少中國人都在用iphone手機,令他奇怪的是這些人們竟然不用home按鍵,都在用iphone“懸浮球”,當他問這些用戶原因時,國內(nèi)的用戶吐口而出““現(xiàn)在不都這樣用嗎?”從這段對話中就能看出懸浮球在國內(nèi)的普及性,那么國人為何獨愛懸浮球呢?
iPhone價格昂貴維修成本過高
既然懸浮球時從iPhone時代開啟,那么首先來看為何越來越多的iphone手機用戶使用iPhone“懸浮球”。其中最大原因便是iPhone的售價并不便宜,目前iPhone6s的低配版售價都達到了5288元,最便宜的iPhoneSE也要3288元起,而對于廣大的iPhone使用對象來說,手機一臺手機或許需要花費其一個月的收入,更何況沒有經(jīng)濟能力的學生了。
從單手操作的體驗上看,目前各家廠商也都在著力解決大屏手機上單手操作,有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包括縮小屏幕之類的,但是綜合美觀性和功能性來說,懸浮球的確是優(yōu)于一項很棒的解決方案,因此不論是廠商還是用戶也都熱衷于懸浮球。
寫在最后:
在iPhone尺寸增大的同時,并沒能及時地對AssistiveTouch進行大屏單手操作的功能改進和層級優(yōu)化。相比之下國產(chǎn)手機廠商對此嚇得功夫并不少,因此也就有了魅族的下拉懸停、錘子的大拇指全局下拉、包括基于大屏操作優(yōu)化的懸浮球等,或許用戶會認為懸浮球太礙眼了。但當你需要大拇指橫跨一整塊屏幕進行返回時,你就會覺得浮球懸停是個很方便的東西。最后對于懸浮球,你是支持還是反對,用還是不用呢?也歡迎各位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域留下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