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微博用戶超五千萬 已進入全天候活躍狀態(tài)
“2015全國青少年新媒體論壇”于8月19日在北京開幕,此次論壇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教育部新聞宣傳中心共同指導,微博主辦,圍繞“新媒體與青年融...
8月20日電 “2015全國青少年新媒體論壇”于8月19日在北京開幕,此次論壇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教育部新聞宣傳中心共同指導,微博主辦,圍繞“新媒體與青年融合、創(chuàng)新與成長”的相關話題進行交流,為政府代表、微博名人、校園菁英、行業(yè)專家、高校學者搭建一個多方對話平臺,共同探討新媒體時代下青年思想、人才培養(yǎng)的青年論壇活動。
論壇發(fā)布了《中國校園微博發(fā)展報告(2015)》。報告由華東政法大學法制新聞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系研究中心聯合發(fā)布,微博提供數據支持。該報告通過校園微博用戶整體現狀、個性分析、使用習慣、微博服務功能、熱門教育話題等角度全方位呈現了當前青少年用戶使用微博的情況。
報告指出:微博是學生群體了解最新社會動向的重要窗口。微博平臺服務功能的專業(yè)化、人性化使用戶粘度加大。對于整個青少年群體而言,微博是學習交流、社交娛樂的重要平臺;對于學校而言,微博是資源整合、公關宣傳的重要陣地。微博已成為國家教育發(fā)展中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實踐基地。
青少年微博用戶超五千萬,已進入全天候活躍狀態(tài)
報告指出,截止到2015年6月底,新浪微博共計有超過5200萬名青少年用戶,其中大學生占7成多,剩下近3成為高中生用戶。2015年上半年微博用戶總體增幅為23.37%,多數省份青少年微博用戶實現增長,以大學生用戶為例,其中北京、湖北、江蘇等增幅較大,北京市取代在廣東省,成為大學生用戶數量最多的地區(qū)。同時有110所211高校開通校園官方微博,985和211院校的用戶基本全面覆蓋。
青少年微博用戶中,大學生活躍用戶明顯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均活躍度為0.59,大學生活躍度為0.67。2015年上半年,青少年用戶的登錄時段除晚上睡眠時間外,登陸時段沒有特別明顯的峰值,數據峰值和谷值相差不大,這意味著學生用戶已經進入全天候活躍狀態(tài)。
大學生用戶宣言“我們不腦殘”,高頻詞匯彰顯“正能量”
根據報告的年齡段分類,微博高中生用戶在標簽使用時除了凸顯自己的學生身份外,還積極的表明了自己的生活風格――“宅”與“睡覺”。同時認為自己喜歡“文藝”,更是自由、時尚與“吃貨”的代表者;而從大學生用戶的標簽使用情況來看,大學生是一群喜歡“宅”的“吃貨”,是典型的音樂和旅游愛好者,比高中生更喜歡運動和小說。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還喜歡用“我們不腦殘”這樣的表述來界定自己。
從報告對微博文字所涉及到的16,854個關鍵詞進行的詞頻統計和排序結果看,所有高頻詞匯均帶有鮮明的“正能量”特征,其中最為高頻的用詞為“生活”、“喜歡”、“努力”、“人生”、“幸福”等。青少年微博用戶的學習生活中正能量十足。
微博使用移動化明顯,蘋果手機最受歡迎
從微博發(fā)布源來看,數據顯示學生用戶的微博使用具有鮮明移動化特點。截止2015年6月份,高中生用戶通過移動端發(fā)布微博總量83%;大學生通過移動端發(fā)布微博總量占比65%。
而從大學和高中用戶發(fā)布微博時手機品牌的使用情況看,兩個群體在終端使用的品牌選擇上基本一致。蘋果、三星和OPPO分別穩(wěn)居品牌使用前三,大學生這三個品牌的使用總占比92%,高中生這三個品牌的使用總占比為88%,略低于大學生。
微博大數據客觀再現問題:教育公平引關注
教育公平一直是廣大用戶關心的重要問題,微博大數據也全面客觀反應了這種現象。研究發(fā)現,北京、廣東、江蘇、河南、山東等人口及教育大省對“教育公平”這一話語的關注度最高。
以主體性用詞來看,對教育公平闡述的視角在于“教育資源分配”、“異地高考”、“城鄉(xiāng)差距”和“國家政策”四個方面;以策略性用詞來看,微博中對“教育公平”這一話題集中的視角體現在推動教育現狀改革,解決教育不公平現象,縮小城鄉(xiāng)差距這三個方面;以修飾性用詞來看,教育公平存在的資源配置不均衡,城鄉(xiāng)差距、教育腐敗問題體現的是社會的不公平,是當前為公眾和媒體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數據來看,公眾對有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有很高的期待。
除了《中國校園微博發(fā)展報告》的發(fā)布,論壇揭曉了2015全國最具影響力教育官微、2015全國最具影響力高校團委官微、2015全國大學生“綠植領養(yǎng)”優(yōu)秀高校等獎項,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分列教育官方微博排行榜前三;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江西師范大學、四川醫(yī)科大學分列高校團委官方微博排行榜前三;濰坊科技學院、西華師范大學、四川醫(yī)科大學則分列大學生“綠植領養(yǎng)”排行榜前三。
另外,微博校園與參會高校共同啟動了“微博校園菁英計劃”,計劃旨在挖掘和培養(yǎng)一些熱愛微博并且愿意產生校園原創(chuàng)內容的在校大學生,同時微博將給予學生們一定的扶持資源,鼓勵他們編輯產出優(yōu)秀的校園內容。微博校園負責人魏莉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校園菁英計劃主要聚焦的三點:第一,微博將繼續(xù)踐行社會責任,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指導下聯合高校新媒體運營相關部門,共建全國高校新媒體;第二,微博將致力于推動共青團工作的微博運營、管理和評價體系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提升共青團和高校校微博的傳播力、互動力和服務力;第三,充分利用微博的影響力,挖掘在各個領域有才能的年輕人,鼓勵他們能夠通過微博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成為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人。(中新網生活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