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聯想未來依靠什么復興?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去聯想是一個設備公司,只需要有好的PC或手機產品,然后將其賣給消費者就行了。但是在物聯網出現以后,聯想立志要成為一家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
聯想集團今天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了“Tech World”大會,聯想在大會上發(fā)布了全新的摩磁手機,包括Moto Z系列智能手機和Moto Mods™模塊創(chuàng)新平臺。
聯想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去聯想是一個設備公司,只需要有好的PC或手機產品,然后將其賣給消費者就行了。但是在物聯網出現以后,聯想立志要成為一家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
實際上,聯想前不久發(fā)布的2015年財報使得公司飽受外界關注,其主營業(yè)務PC和移動都表現不佳。
楊元慶今年2月曾表示,聯想目前雖然處于低谷,但只有先下山,才能爬上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聯想集團到底遭遇了什么?做了哪些應對措施?是否還有機會翻身?下面我們梳理了聯想集團過去犯下的錯,最近所做的改變以及未來的業(yè)務重點,以便外界對其全面認識。
聯想錯過了什么?
過去一年,聯想集團主營業(yè)務PC和移動業(yè)務都不理想。2015財年,聯想個人電腦集團的收入同比下跌 11%至 296.46 億美元,移動業(yè)務的收入盡管同比上升 7%至 97.79 億美元,但由于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和北美市場表現太糟糕,導致去在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同比下跌 13%,僅售出 6,600 萬部。
據悉,聯想去年在中國僅賣出1500萬臺手機。這一數據落后于華為、小米、vivo、OPPO、魅族等手機廠商同期在國內的表現,排名尚不能進入前五。
在糟糕的財報發(fā)布以后,外界往往將華為和聯想進行對比,但實際上,聯想以“貿工技”(以貿易為先)起家,而華為則以“技工貿”(以技術為先)起家,二者從一開始就走了不同的道路,可比性并不強。
楊元慶表示,在研發(fā)投入上將聯想與華為進行對比并不公平,因為兩家公司屬于不同的行業(yè)。“華為的確是一家優(yōu)秀的公司,但中國不是只有一家華為就夠了,聯想也希望并且也有這樣的能力讓自己在全世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智能手機領域,聯想和華為曾在幾年前幾乎都擁有相同的業(yè)務模式,均高度依賴運營商。
不過,在雷軍帶領的小米公司出現,并以互聯網模式為行業(yè)帶來巨變以后,華為迅速改變自己,砍掉華為品牌的低端手機業(yè)務,轉而專注做高端華為手機,而低端千元機市場則以榮耀品牌為主。
聯想直到2014年底才開始徹底覺醒,成立神奇工場。陳旭東曾表示,聯想移動沒有抓住互聯網轉型的機會,整整比競爭對手晚了三年,如果早點動手轉型的話就不需要神奇工場出現了。
反觀聯想移動本身,在2015年華為和小米的手機總銷量均出現較大程度上升的情況下,聯想移動則一落千丈。
陳旭東認為,聯想移動錯在將創(chuàng)新和產品的實現簡單劃了等號。有些比較花哨的技術,能畫出圖來和最終能做出產品來,完全是兩碼事。“現在要求既要能畫出來圖來,還要能大規(guī)模生產以及保持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
此外,陳旭東還表示,聯想移動以前在中高端市場沒有規(guī)劃好產品。既在于沒有抓住時代的變化趨勢,也因為只顧轉型沒有兼顧公司中長期的發(fā)展。
而在PC市場,聯想取得了越來越高的市場份額,不斷鞏固了自己全球PC第一的位置。然而,由于全球PC市場整體下滑,聯想個人電腦業(yè)務也不能幸免,其銷量要起死回生將很難。
過去一年,聯想做了哪些重大改變?
1、陳旭東掌管聯想移動
去年6月初,聯想執(zhí)行副總裁、移動業(yè)務集團總裁及摩托羅拉管理委員會主席劉軍離職,由陳旭東接任。此前,陳旭東在神奇工場任職CEO。
楊元慶表示,之所以讓陳旭東接任,是因為陳旭東性格比較開放,國際化的經驗也相對豐富,和國際團隊的溝通沒有什么障礙和芥蒂,容易溝通,容易合作。
據悉,陳旭東在上任以后,對聯想移動進行了三大調整:
第一,改變聯想的產品形象,聯想之前一直沒有自己口碑響亮的產品,目前正在將現有產品打造成精品。
第二,聯想移動迅速推進產品考核機制,比如推出超級產品經理計劃,更多是在考核機制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從短期上講,超級產品經理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以前,一款手機考核不好,員工還可以依賴另一款手機。而現在,聯想移動已經開始試行將原來的考核體系拿掉,一個人的考核只與某一款手機有關,這樣大家就會全力以赴。
第三,迅速將不賺錢的產品砍掉。陳旭東曾一直在問自己,你在等什么,長痛不如短痛,早晚都得做,為什么不今天做。他表示,聯想移動已經放棄50%以上的機型。以前在乎市場份額,現在不在乎市場份額,不賺錢的手機就果斷下決心將其砍掉。
2、大規(guī)模組織構架調整
今年3月中旬,聯想再次對一些關鍵組織架構和領導層做出調整,在這次調整中,聯想將現有的企業(yè)級業(yè)務將分離出來,成為全新的業(yè)務集團 ---- 數據中心業(yè)務集團(下稱DCG)。Gerry Smith 將擔任DCG總裁,直接向楊元慶匯報。
聯想還成立了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yè)務集團,由聯想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Gianfranco Lanci領導。這一集團將包含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視,智能家居和其他的物聯網設備。
此外,聯想任命艾瑪爾•倫奎塞恩(Aymar de Lencquesaing)和陳旭東為聯想移動聯席總裁。陳旭東將負責中國市場端到端的產品、銷售和營銷。Aymar將領導中國以外的聯想移動業(yè)務。此番調整,意味著陳旭東所負責的業(yè)務范圍變小。
關于為何做出如此重大的調整,楊元慶則表示,聯想移動業(yè)務比較復雜,在各地的市場環(huán)境差別比較大。在三種完全不同的市場之下,一個人很難面對三種局面。所以聯想決定讓旭東更強的能力放在中國,因為他對中國市場熟悉。
3、5億美金布局創(chuàng)投行業(yè)
而在上述調整之外,聯想集團還在今年3月中旬成立了聯想創(chuàng)投集團,將通過投資和孵化手段布局前沿科技,推動聯想未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據悉,聯想創(chuàng)投集團正式啟動的二期基金包含5億美元,全部由聯想集團出資。二期基金將主要面向4大領域,即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和消費升級等領域。
據介紹,聯想創(chuàng)投集團包括聯想樂基金、投資管理部及部分投資業(yè)務,由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賀志強擔任聯想創(chuàng)投集團總裁。
楊元慶說,成立創(chuàng)投集團是為了對成不了聯想主流業(yè)務的業(yè)務方向進行投資,讓其自主發(fā)展。對于聯想投資的公司,“將來可能買回來,也可能讓他自己去發(fā)展。”
4、ZUK回歸聯想移動
今年4月1日,聯想移動宣布,聯想孵化的神奇工場將回歸聯想,成為聯想手機旗下的重要產品系列之一。
新的聯想移動中國業(yè)務將整合原聯想移動中國區(qū)的團隊、神奇工場和原ECS的游戲團隊。神奇工場原CEO常程擔任聯想集團副總裁、首席客戶體驗官。
今年4月和5月,ZUK代表聯想移動發(fā)布了ZUK Z2 Pro、ZUK Z2手機,定位主流價位段。
ZUK回歸后,聯想就開始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進攻性,在發(fā)布會上,他們先是吐槽友商樂視接著又拿小米開涮。后來,又借收購錘子的傳言企圖獲得更多關注。
當被問及這種進攻性是否將成為接下來的主旋律時,常程稱今年必將露出更多牙齒。
未來靠什么拯救自己?
對聯想而言,PC業(yè)務占據其整體營收的65%左右。然而,全球PC行業(yè)已經進入到最艱難的時期,聯想要翻身,靠全球PC行業(yè)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聯想移動業(yè)務占聯想集團整體營收的20%左右,去年聯想移動在中國市場下滑明顯,而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并未降溫,聯想要想依靠ZUK和樂檬在中國市場打翻身仗并不容易。
陳旭東表示,聯想移動并不是馬上就能翻過身來,他認為聯想大約需要兩年時間,需要發(fā)布2-3代ZUK產品和兩代的MOTO產品才能翻身。
不過,與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截然不同,聯想智能手機在歐洲? 中東? 非洲區(qū)都展現了強勁勢頭,同比上升 83%。而在亞太區(qū)也取得相當高的增長,同比上升96%。此外拉丁美洲達到11.1%的市場份額,銷量同比上升 46%。聯想集團智能手機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 63%,售出 5,100 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