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怎樣才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2)
如果說,谷歌制造無人駕駛汽車,已經(jīng)在公路上實驗了很長一個階段,這讓國內(nèi)消費者有看得見、摸不著的感覺的話,那么國內(nèi)企業(yè)制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jīng)能夠讓消費直觀地感受到智能汽車的存在。...
可以說,現(xiàn)實的無人駕駛汽車,盡管能夠帶來這么多的利好,還是讓市場有些手無足措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消費者壓根沒有真正的轉備好。一方面是智能汽車比人駕駛的優(yōu)越感太多,以至于人力所不能及的問題,在智能汽車面前、根本就不算事兒。另一方面,在智能汽車的行為控制面前,人顯得不知要渺小多少,這樣就客觀上形成了人為駕駛與智能駕駛的天壤之別。所以,智能汽車進入市場,恐怕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與人的一些真實想法格格不入。
具體到智能控制比人控制的優(yōu)越性問題,很顯然,智能汽車所具有的特點,可以說遠不是普通人所可以達到的。就拿電腦的反應為例,人在發(fā)現(xiàn)應急故障的情況下,所反應的時間是用秒來計算……,而智能控制的反應時間使用微秒計算,這樣就無形中會超出了數(shù)十倍以上。所以,無人駕駛汽車最成功的方面,或許就是面對路人的保護以及應對危險時的反應能力,可以說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駕駛水平。為此,這就需要相應的制造,不是更多的炫耀智能汽車多么多么的炫酷、而是能夠局部的引入到汽車制動層面,這或許才是消費者最為需要的。
而在具體控制的問題上,智能汽車的技術引入,顯然需要逐步升級的。就像,在日常的汽車消費環(huán)境中,每個人與每個人的消費習慣均不一樣,也常常出現(xiàn),一些消費者由于駕駛程度的問題,被廣泛地吐槽。一時間曾經(jīng)出現(xiàn),一些消費者將油門當成制動來操作的問題,這不僅出現(xiàn)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故;也會使一些包括女性消費者,被眾多的質疑聲所包圍。為此,與其投入更多的成本來制造整體的智能汽車,還不如將一些帶有智能的操作系統(tǒng),不斷地引入到日常汽車技術之中,這或許更適合于消費者。也就是說,根據(jù)具體車主的操控特點,量身為其制造出具有智能的控制單元車型,這樣,不僅會使汽車真正的智能起來、而且還會使現(xiàn)有技術不斷升級,這恐怕才是當下智能汽車技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