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汽車科技圈:這些夢想還未實現(4)
2015年對于很多車主來說,夢想都更近了一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很多人都開上或者擁有了電動汽車,新能源、智能化這些都是今年汽車行業(yè)帶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但2015年有些事情仍然只能在夢想里看到,比如無人駕駛這件事就還是風雨飄搖,而很多標準的制訂也仍然沒有眉目。...
【現實派】消費電子展成了汽車秀
從年初的CES,到三月的MWC,再到國內外的各種大小展會,你會發(fā)現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yè)參與其中,甚至有了一種跨界到車展的錯覺。
以每年年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業(yè)界最大盛會CES為例,各大汽車廠商幾乎都拿出了新品,雖然距離北美車展僅有數日之遙,但車廠依然拼了命的在CES上秀肌肉,這個背后,其實是車企對于汽車科技與新能源的格外關注。
雖然消費電子展歷來都是關注科技圈的,但誰能說現在的汽車圈不是科技圈的范疇呢?誰能說CES的觀眾和媒體不關心汽車科技的發(fā)展呢?所以汽車廠商就順理成章的鳩占鵲巢了,話說回來,人家也確實在CES上發(fā)布的都是有關汽車技術的新產品和新概念,不信明年CES你再看看,有增無減。
話分兩頭說,你也可以看到傳統(tǒng)的車展上,有很多科技企業(yè)參與其中,這種互相滲透,正說明了傳統(tǒng)的汽車圈正在迎來科技洗禮這個大浪潮。
【夢想派】標準制訂懸而未決
隨著汽車科技的推進,各種標準也不斷在面臨刷新,而在2015年,我們最關注的標準有兩項,其一是無人駕駛;其二是國內的充電樁標準。
無人駕駛大家都不陌生,但現在的法規(guī)顯然是不允許沒有駕駛員的車輛上路的,因此你可以說這個標準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技術的發(fā)展,沒有與時俱進。在年終歲末的時候,美國加州出臺了相應的法規(guī),盡管尺度有所放寬,但依然被谷歌這樣的先行者所“鄙視”,因此未來的幾年,將是技術與標準互相爭鋒的年代,畢竟人類的觀念也是不斷被刷新的。
回到國內,充電樁的國標修訂版還是沒能在2015年出臺,這導致像特斯拉這樣的企業(yè)無法與國標兼容,也導致很多企業(yè)之間的產品存在兼容性問題,而一旦修訂版出臺,會不會造成先前投入使用的設備需要重新改裝,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總之新版本一天不出臺,所有這個鏈條上的參與者也就一天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