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閃付崛起 互聯網金融發(fā)展趨勢如何?
4月21日,小米與中國銀聯達成合作,并聯合設計推出移動支付產品。這是繼蘋果支付、華為支付和三星支付之后的又一個手機品牌,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形成的&ldquo...
4月21日,小米與中國銀聯達成合作,并聯合設計推出移動支付產品。這是繼蘋果支付、華為支付和三星支付之后的又一個手機品牌,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形成的“閃付派”。閃付派的出現,讓敢于嘗試新興移動支付的用戶,在購物支付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在此之前,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掃碼支付已搶占市場先機,隨著云閃付的崛起,移動支付產業(yè)也在逐漸變遷,互聯網金融發(fā)展趨勢如何?
移動支付產業(yè)的變遷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讓支付寶、微信支付、百度錢包等第三方支付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巨頭大力的宣傳和補貼,加上豐富的生活場景支付,第三方支付愈發(fā)成熟,人們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習慣也已經養(yǎng)成。
據易觀智庫最新數據顯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和財付通可謂”雙雄并立“,各自占據71.51%、15.99%的份額,而銀聯只占0.49%。面對第三方支付的沖擊,銀行等傳統(tǒng)金融機構發(fā)起了對線上支付的猛攻。
2016年2月,蘋果支付與中國銀行合作,走進中國市場。在C端,即使不聯網,只要用戶將銀聯卡賬戶與手機中的支付系統(tǒng)綁定,在應用場景中,只需要將手機靠近智能POS機,就可以實現付款,過程幾秒就可以了。除了蘋果,其他智能手機廠家如三星、華為,小米也逐漸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了各自的移動支付功能。
移動支付產業(yè)的變遷,一方面,在大部分手機還沒有能力掌握進場支付的主動權和利益分配權時,蘋果通過商業(yè)化并大力推廣,讓行業(yè)發(fā)生了變化;另一方面,阿里的支付寶和騰訊的財付通應用豐富的生活場景生態(tài),從線上走向線下,對傳統(tǒng)銀行構成威脅,讓銀行等傳統(tǒng)金融機構對各種手機近場景支付功能寄予厚望。
互聯網金融發(fā)展趨勢如何?
很多人都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然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業(yè)態(tài),這個大勢離我們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過去的幾年里,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讓行業(yè)產生了不少泡沫,另外,例如龐氏騙局和卷款潛逃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這些都讓大家對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前景產生懷疑。一個健康的金融產業(yè),必須具備安全的支付環(huán)境,尤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支付產業(yè)的龐大發(fā)展前景,更應該具備安全、便捷的特征。從支付寶、微信支付到近場景支付,互聯網金融的趨勢有哪些?
1.以網購支付和微信紅包為核心的各種生活應用場景,拓展移動支付領域,如餐飲、出行、購物等各方面。目前來說,人們已經形成了很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寶依托網購產業(yè),微信支付依托強大的社交生態(tài),兩者將在移動支付領域有著其他支付短期內不可撼動的地位。相對而言,手機近場景支付很難產生粘性和附加值,可能會成為主導性支付模式。
2.互聯網金融用戶體驗大于技術?;仡櫼幌職v史,近場景支付其實在幾年前就可以實現了,只是因為移動運營商和商業(yè)銀行所堅持的標準不一樣,導致相互博弈,直到現在在支付寶和財付通的沖擊下,才讓近場景支付遲遲落地。再反觀支付寶和財付通,正是由于強大的生活應用場景,給用戶帶來了比較好的體驗,才逐漸有了支付市場不可撼動的地位。所以,互聯網金融應該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拋棄過去的坐商思維,才能更好的發(fā)展。
3.由單一的支付功能延生到整個金融生態(tài)。支付寶旗下的余額寶就是最好的例子,隨著微信支付的功能更加完善,把用戶生活消費和理財工功能打通,讓支付和金融相結合,拓展用戶的使用深度和廣度,強化粘性,這也是互聯網金融發(fā)展的重大趨勢。
【本文由縱索科技王翼原創(chuàng),更多內容請關注作者微信號:zskj027。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謝謝!】